4月24日,软件科学与技术系党支部与软件低年级本科生党支部在理科大楼B504开展了联合组织生活,围绕“重温五四岁月,勇担科技重任”的主题,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代表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工作学习,就如何更好发挥青年同志作用、践行“五四”精神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软件科学与技术系党支部及软件低年级本科生党支部的30余名党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联合组织生活活动由学院党委书记助理彭超老师主持。
活动伊始,彭超老师向在场的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介绍了本次联合组织生活的开展目的与主要内容:由于当下学生普遍都有学习主动性不足、干劲不足的情况, 因此作为一支示范性党支部,软件科学与技术系党支部以开展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结对的方式,预期建立一个长效机制,让教师党员有更多的机会影响学生党员,提升软件系的学风建设;同时借此“五四”运动百年之期,结合专业特色,探讨在当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扬弃“德先生”与“赛先生”,为国家培养更多科技栋梁人才。
学生党支部副书记龙万成等本科生党员代表谈了各自关于“五四”精神的学习心得。学生党员以回顾历史的方式,对比纳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证明信仰选择的重要性;以刚过去的海军阅兵为契机,讲述中国从“弱国无外交”到“大国崛起”的艰难历程,进一步强调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不怕困难、不怕辛苦,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不忘初心、奋勇向前”。
听完学生党员代表的发言,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王长波指出,学校一直强调本科教育,也非常重视双一流建设,而软件科学与技术系作为示范党支部,要有学科带头人的觉悟,全方位、立体化地提升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同时,学生党员更应该以身作则,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承担更多的责任,不忘初心,才能带动更多同学的进步。
随后,软件科学与技术系党支部与软件低年级本科生党支部进行了党员结对仪式。邓玉欣、彭超、何高奇、陈良育等软件系教师党员代表上台接受聘书,正式担任结对辅导老师。结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延伸,教师党员在为学生党员的思想、学习、实践能力等发展提供帮助的同时,也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的现实诉求,发现自身的问题,以实现教学相长。
结对仪式结束后,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分别对各自的问题、困惑以及期望进行了讨论。
学生党员问
本科生党员在对集体进行问卷调查后,通过党员代表向老师们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困惑:都说现在是互联网企业的寒冬,那么我们现在该如何平衡考研与就业?在研究生复试中,科研经历与笔试成绩如何权衡?进入大学后发现大学的学习与高中完全不同,老师是否有什么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学弟表示大一大二的课程压力过大,没有时间做他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老师们对他是否能有一些建议?
教师党员问
教师党员结合专业实际情况与自身的经历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解答,同时也给出了建议与期望。支部副书记邓玉欣老师说道:现在中国在科技上仍有许多难点需要攻克,因此希望年轻人要有想法、要有探索精神。副院长张敏老师谈了她对“五四”的理解:“五四”就是要提醒我们记住历史,要我们时刻谨记自己的信仰和标志,做好当前时代下该做的事情,尤其是对软件系的学生而言,首先必须要做到的就是掌握足够的基础专业知识(比如说数学),不能和外行人一样看AI、看高科技。何高奇老师则表示:学生党员就应该做到有激情、做榜样、多交流,这样才能从师长、社会前辈那里吸取先进思想和经验,然后再从自身向周围辐射好的想法,形成良性循环。
活动在热烈的讨论中接近尾声,大家一致表示党员要提升自己的精气神,做好示范带头作用,以后也可以多搭建一些这样的平台,为师生的沟通和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